GDC11平面設計競賽目前仍在火熱的作品征集階段,而作為這一中國平面設計界“盛典”的前奏,邀請著名設計師來深講座、舉辦沙龍的活動會不間斷進行下去。據(jù)了解,貝斯·貝克的搭檔阿爾貝加里亞就是此次大賽的15位評委之一。
法國著名設計師貝斯·貝克
作為GDC11(平面設計在中國2011)的活動之一,法國著名設計師貝斯·貝克(Rik Bas Backer)日前來到深圳華僑城舊天堂書店舉行了一場名為《LOW-TECH(低技術)》的沙龍。
在這個設計師都以電腦為工具的時代,貝斯與他的搭檔依然堅持手工設計。
低技術燃起創(chuàng)意火花
貝斯·貝克2003年和搭檔阿爾貝加里亞一起創(chuàng)辦了Change is good(改變是美好的)工作室。出生于里斯本的阿爾貝加利亞之前是葡萄牙平面工作室Barbara Says的合伙人。這兩個人對“膠帶”產(chǎn)生興趣算是不謀而合,也正因為這個奇怪的癖好,催生了這家如今享有盛名的設計工作室。Change is good這名字看看起來頗為隨意,但卻詮釋了他們手工設計時的理念,即“改變是美好的,而美好正在此停留”。
手工設計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似乎有些“過時”,但“低技術”卻被貝斯·貝克和搭檔所鐘情。他說:“技術的發(fā)展是為了更直接的交流,而每一個手工制作的作品都是獨特的,直接傳達個人信息的,因此,在某種方式手工制作達到了高科技手段所達到的效果?!?/p>
貝斯·貝克介紹,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膠帶是他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靈感來源。給工作室起名字時,頗費了一番腦筋,久久都未覓得一個大家都滿意的“名號”。但一個“變故”卻成全了他們。貝斯·貝克和搭檔有晚上玩冰上曲棍球的習慣,每天晚上七八點就會出去,少有間斷。但有一天正當他們興致勃勃準備去“冰場”,卻下起了大雨,突然地變故讓大家覺得很“沮喪”,索性就想用“Change is bad(改變是糟糕的)”來作為工作室的名字。但后來一想,這個名字傳達的情緒太負面,不如改成“Chang is good(改變是美好的)”,于是這個聽起來平易近人又不失樂觀積極的名字就誕生了。
這個工作室成立后陸續(xù)接到不少項目,比如做海報、做招牌。由于他們幾乎所有作品都是通過在A4紙上貼膠帶來完成,這種別致的風格常常能為雇主贏得不錯的“反響”。每個項目根據(jù)雇主的要求不一,需要不同的樣式、顏色,所以對膠帶的需求量很大,種類也很多。那他們是怎么弄到這么多創(chuàng)作用的膠帶?貝斯·貝克微笑說:“我們用的是電膠帶,這種膠帶在巴黎很常見的?!?/p>
用原始的手法制作精美的作品
貝斯和他的搭檔使用的“低技術”的不僅只有膠布,還有任何一個設計師都必備的馬克筆,所不同的是,其他設計師用馬克筆來繪制草圖,而他們用馬克筆畫出東西交給客戶。著名的Vedett啤酒那經(jīng)典的招牌貼便是成功范例。他們繪制企鵝、白熊圖案以標示不同種類的啤酒,企鵝代表濃度高的,白熊代表啤酒濃度一般的。而用膠帶呈現(xiàn)出來的紅、白、黑三種顏色的啤酒罐則透著一種現(xiàn)代化的意味。
GDC11平面設計競賽目前仍在火熱的作品征集階段,而作為這一中國平面設計界“盛典”的前奏,邀請著名設計師來深講座、舉辦沙龍的活動會不間斷進行下去。據(jù)了解,貝斯·貝克的搭檔阿爾貝加里亞就是此次大賽的15位評委之一。
如果說啤酒罐的設計現(xiàn)代中常常不乏古典氣息的話,那么他們?yōu)殡s志封面、小餐廳設計的案例則往往更多呈現(xiàn)出一種后現(xiàn)代的時尚氣息。比如,他們曾為一家名為le fooding的雜志設計了封面,這個封面后來被四百多家小餐館用作裝飾。他們還為一些24小時的小餐館制作壁畫,將蒙娜麗莎、宙斯這些古典油畫里的形象搬到食客身旁的墻上,甚至邁克爾·杰克遜的圖像也沒落下。
膠帶、馬克筆制作的藝術品以拙樸簡潔的風格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新鮮感受,但“也有一些作品看起來很高科技”,貝斯·貝克笑著展示手工噴繪的一張唱片封套,“但是有趣的是,我在制作它們的時候用的方法都很原始。”在被問及手工制作如何應對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求時,貝斯·貝克則表示將盡力為每位客戶做不同的設計,不希望別人認為他們固守某一種風格。
不難想象,這些大到酒吧招牌,小到一個不起眼的小書簽需要耗費多大的勞動量。貝斯·貝克常常不得不和搭檔趴在地上工作一整天,他們兩人常常一身的油漆污跡,宛然工地上糊泥巴的工匠。
低技術表達真實情感
其實有“手工癖”的設計師不止貝斯和他搭檔,而是存在于世界各國。之前作為GDC評委的新村則人來深圳時,同樣給深圳觀眾介紹了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設計實驗:他花了十個小時,將算盤珠子拼成字做出了一張海報;他用一萬張便箋紙,花了15個小時貼出不同的文字和圖像……當他汗流浹背地做完這些工作時,再拿來相機拍下,便將立體的東西變成了一張平面海報。但在他看來,一切都值得,因為“真實的情感是電腦無法表達的”。
他們的實踐實際上是一種“他山之石”,為國內(nèi)同行提供前進的一種可能性。隨著國內(nèi)設計的需求越來越大,電腦的運用也成為設計師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但也因此產(chǎn)生了一個隱憂:過度依賴技術,導致年輕設計師基本功缺失,創(chuàng)意變成了一種缺乏牢靠根基的“空中樓閣”。無論是貝斯·貝克的膠帶、馬克筆,還是新村則人的躬身勞作,都讓觀眾們看到了綠色、自然、環(huán)保的理念在設計中的完美呈現(xiàn)。這種“自然與藝術”聚合的平面設計也許就是影響中國未來的“設計思路”所在。
GDC11平面設計競賽目前仍在火熱的作品征集階段,而作為這一中國平面設計界“盛典”的前奏,邀請著名設計師來深講座、舉辦沙龍的活動會不間斷進行下去。據(jù)了解,貝斯·貝克的搭檔阿爾貝加里亞就是此次大賽的15位評委之一。
發(fā)表評論